2024陕西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网传版)

文/海中的鲨鱼
专题:

(网络收集)2024年全国甲卷语文卷高考真题带答案(不完全版)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偷梁换柱”多指以假代真,用欺骗的手段改变事物的性质,然而在古建筑工程领域,“偷梁换柱”却属于一种科学实用的修缮加固方法。

  梁是截面形状一般为长方形的木料,且木料的长度尺寸远大于截面尺寸。梁为水平放置,两端的底部有支撑构件。梁主要用于承担建筑上部构件及屋顶的全部重量,并把这些重量向下传给支撑构件。柱为梁的支撑构件。柱子截面形状一般为圆形,长度尺寸远大于截面直径。柱子为竖向放置,主要用于承担上部梁传来的重量,并向下传递给下部的梁或直接传至地面。梁与柱采用榫卯形式连接,形成稳固的大木结构体系。位于屋架内的若干梁在竖向被层层往上“抬”,上下梁之间由短柱支撑,底部的梁由立于地面的立柱支撑。梁、柱均为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核心受力、传力构件,缺一不可。

对于古建筑而言,立于地面的立柱,或因长期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重量而产生开裂残损,或因柱底部位长期受到地面潮气影响而出现糟朽残损,这导致木柱强度下降,无法正常支撑梁。此时可采用“偷梁换柱”的加固方法。“偷梁换柱”实际就是“托梁换柱”。其基本做法为:首先将“假柱”(即临时的竖向支撑构件)安装在梁底部、原柱(原有立柱)旁边;再抽去原柱,使梁传来的重量暂时由“假柱”承担;然后安装新柱,新柱的材料、尺寸及安装位置与原有立柱相同;最后将“假柱”移去。

完善的“偷梁换柱”加固方法具有科学性,其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从梁的角度而言,它是水平受力构件,并把外力向下传给立柱。梁只有保持水平稳定状态,才能保证整个大木结构的稳定。在加固古建筑的过程中,梁始终受到支托,因而能一直保持水平稳定状态。其二,从柱的角度而言,它是竖向支撑构件,并最终把上部构件的重量传给地基。只有立柱具有充足的承载力,且与梁有可靠连接时,才能有效承担梁传来的作用力。加固过程中,技术人员虽然将原柱抽去,但是预先将“假柱”设置于原柱附近,让“假柱”代替原柱发挥支撑作用,因而换柱过程对结构整体的稳定基本无影响。换柱完成后,新柱与原柱有着同样的材料、尺寸,且与梁有着相同的可靠连接方式,它完全能够代替原柱发挥支撑作用。其三,从梁、柱整体结构角度而言,“偷梁换柱”方法对整体结构干扰小,且能达到良好的加固效果:原柱被新柱原位替换,新柱不仅有很好的支撑作用,而且与梁仍有可靠连接;“假柱”仅用于加固过程的临时支撑,且在原柱撤去后新柱安装前,能够与梁临时组成稳定的结构体系。因此,在“偷梁换柱”过程中,梁、柱结构整体始终处于稳定状态。

5.请根据原文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词语。(3分)

工程实例:故宫太和殿是我国最大的木构大殿,明清两代帝王即位或节日庆典都在此举行。2004年,技术人员在对太和殿进行勘查时,发现有一根立柱下部三分之一的位置出现了严重糟朽,于是采取了“偷梁换柱”的方法对该立柱进行加固。具体过程如下:先使用“假柱”托住原柱上部的梁。“假柱”为完好的木料,被安装在  ①  附近,用于临时支撑梁。再把柱子底部糟朽部分抽去,以便用  ②  代替。原柱糟朽部分去掉后,剩余的部分做成巴掌形,与新柱搭接。新柱与被抽去的糟朽部分同材料、同形状、同尺寸,且顶部亦做成巴掌榫形状。最后再把  ③  拆除,即完成了原有立柱的加固。

 

【答案】

①原柱;②新柱;③“假柱”。

 

6.清代的古籍中有另一种“偷梁换柱”的记载:当某根立柱损坏需要更换时,为节省工料,工匠只是在原柱旁边设一根新柱,再撤去原柱。为什么第5题“工程实例”中,太和殿修缮没有采用这种更简便的加固方式呢?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①新柱如果没有原位替换原柱,可能会改变建筑原结构的受力和传力方式,影响整体的稳定性;②太和殿是中国最大的木构大殿,建造之初工匠们应该经过了精心的测量,原位替换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③太和殿的修缮加固追求最大程度地保持文物原貌,节省工料不是优先考虑的因素。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注] ①次韵: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②本句首字原缺。③探骊:这里指精通写诗作文。④分题:诗人聚会,分题目而赋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开篇写春水、草色,围绕色彩落笔,营造出一种愉悦的情感氛围。

B.春水新涨,水面辽阔宽广,在波间漂浮的船只显得如同蜉蝣一样细小。

C.斥见于《庄子·逍遥游》,用来与鹏做对比,因此诗中缺字应是“鹏”。

D.诗歌的尾联写到了“分题”,以此收束,与题目中的“次韵”形成照应。

 

【答案】C

 

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6分)

21.下面的文字是一位老奶奶在医院看病时的自述,不够简明扼要,不利于和医生高效沟通。请对这段自述进行缩写。要求:保留必要信息,不超过80个字。(6分)

大夫好!今天看病的人太多了,我排了好长时间队才看上。我是你们医院的老病号了,这么多年我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一直是在你们医院看的,好多年前有一次扭伤了脚踝,也是在你们这儿看好的,您可得给我好好看看。是这么回事儿。昨天晚上我老闺女来家里,我们一起吃的晚饭。吃过饭看着电视,我就开始头疼,先是头顶一圈疼,一跳一跳的,后来整个头都疼。我试了很多办法,一会儿躺着,一会儿坐着,大口喘气,戴上帽子捂着,都没有用。闺女要带我来医院,我说天太冷了,明天可能就好了,明天再说吧,然后就睡觉了。今天早上醒了还疼,头也不敢动,一晃就更疼了,就赶紧来医院了。

 

【答案】

大夫好!我昨天晚饭后就头疼,先是头顶一圈疼,一跳一跳的,后来整个头都疼。睡了一觉,今早还疼,头一晃就更疼了。另外,我有高血压和糖尿病。

 

写作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析】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首先分析材料时要锁定关键词:只有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考生应思考关联词中凸显的条件关系;“其实”二字背后是命题人的情感态度,虽然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避免冲突,但终究不是我们应学习的与人相处之道。只有精准理解材料语词以及逻辑关系,才能与命题人同频共振。

其实,明确写作视角。可以站在理性大众的视角审视交流相处之道,做到不卑不亢,做到人格平等,做到有理有据有节地交流,避免言不及义、虚情假意式的低效无效交流,都是题中之义。

 

【写作指导】

行文时,可围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聚焦话题词,向深度、广度两方面继续思考。

为什么坦诚交流能迎来真正的相遇?交流的目的和途径往往需要坦诚,才能更及时有效。外延上可以在交流群体上多维度展开,如生活中,亲人、同学、陌生人,也可以展开时空的横纵坐标,联系古今中外,联系传统文化中的交流之道,这些都可视为“坦诚交流”的题中之义。

写作中要敢于针砭时弊,但又要注意把握好分寸。可以联系“见人只说三分话”的习惯谈其弊端,可以触及交流障碍的各种原因,也可以讨论“以和为贵”的相对局限性,尤其是在冲突不可避免时。这时也就深入理解了《论语》中孔子倡导的“文质彬彬”的内涵了。

另外,要有亮点意识。可以在思辨层面,用矛盾(一分为二)的观点,具体分析坦诚交流需要具备的条件。也可以联系社会热点,凸显材料的现实意义。如当代青年为避免尴尬而选择“已读乱回”的现象,或者“双向奔赴”,都是在交流范畴内当代人的选择。

还可以联系教材,《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开门见山谈“郑亡”,《鸿门宴》中张良反问刘邦实力能否与项羽一决高下……在写作中都可以为考生所用。

【作文正文】

乘坦诚交流之翼,赴星辰大海之约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处。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在处理纷繁复杂的相处时,有些人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不能坦诚交流,或许能偶尔缓解尴尬,也确实能暂时与人相安无事,但这样只是带着面具的社交,没有温度也没有深度。而只有展开坦诚交流的羽翼,我们才能跨过繁文缛节的沟壑,相遇于星辰大海,实现心灵的双向奔赴。

坦诚交流可以节约交流成本。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

俗话说“明人不讲暗话”,单刀直入式的坦诚往往更具性价比。当刘邦在鸿门宴上面对项庄舞剑的杀机时,樊哙一句“大言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何辞为”的反问,坚定了刘邦的信念,最终得以脱身。反观项羽,面对范增明里暗里的提醒,始终无动于衷,最终放虎归山。由此可见,坦诚交流确实能避免不必要的猜忌。鲁迅说“浪费别人的时间就是谋财害命”,当我们在困境中听到爱莫能助这样虚情假意的言辞,当我们在犯错时遇到他人言不由衷的敷衍之词时,就要提高警惕了。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倘若楚怀王能接纳屈原的劝谏,就不至于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了。倘若刘禅能践行孔明“亲贤臣,远小人”的建议,就不会听信谗言使第五次北伐功亏一篑了。的确,历史没有假设,我们在现实中也屡屡虚与委蛇,导致低效甚至无效的交流。希望我们能破除疑虑的迷雾迷云,坚信只要问心无愧、坦诚交流,他人终将明晓我们的澄澈之心。

坦诚交流可以提升交流效率。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在有限的生涯中,我们更需要直击心灵的坦诚交流方式。拈花一笑,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这种明心见性的禅宗思想对我们影响深远。老子认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真正有口才的人表面上好像嘴很笨,其实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说了无用不如少说、不说为妙,所以虞世南在隋炀帝时谨言慎行,在唐太宗时却直言善谏。而善辩的人发言持重,不露锋芒。烛之武受命于兵临城下之际,面对郑国危如累卵的局势,先承认了郑既知亡的事实,最大限度满足了敌人的虚荣心,继而换位思考,指出郑亡只会利晋阙秦。最后挑拨离间秦晋联盟。正是烛之武以事实为依托的雄辩之词,完美诠释了一言可以存邦的语言力量,向我们展示了坦诚交流的效率:秦伯说,与郑人盟。我们这些后之览者,亦应有感于斯怀,与人坦诚交流,实现若合一契的效果。

坦诚交流可以构建相处之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法国作家波伏娃在《越洋情书》中写道:“我渴望能见你一面,但请你记得,唯有你也想见我的时候,我们见面才有意义。”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本质上是一种“双向奔赴”,只有坦诚交流,才能让距离不再遥远,让彼此抵达心灵的花园。它从来不是单方的迁就与委屈,也不是一味的阿谀与奉承,更不是一面的忽视与冷漠。而是亲情合理,友情求真,爱情贵纯,上下尚礼。走亲之际,面对亲戚的某些尴尬聊天,有些长辈以过往经验训教晚辈固然不合时宜,而有些青年故意用夸张离奇的答案,来应对一些缺乏边界感、又不方便直接拒绝回答的问题。其实以这种“已读乱回”的戏谑或荒谬方式回应某些侵犯个人隐私的问题,终究只是权宜之计,不仅没有体现真诚,还有失体统,甚至不如东床坦腹式的交流。而人与人的相处之道,还是要做到孔子的君子模式:既不粗鄙,又不浮夸。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居。每个人都像一块泥土,连接成整块陆地。在与他人的相处中,愿我们能直面矛盾冲突,不虚与委蛇。愿我们能推心置腹,提升交流的效率。愿我们能构建健康真诚的相处之道,尽情享受生活中的光风霁月。

 

 

小编推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猜你喜欢

2024内蒙古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网传版)

24-06-10

2024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网传版)

24-06-08

2024湖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网传版)

24-06-08

2024新课标I卷语文试题(网传版)

24-06-08

2024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网传版)

24-06-08

2024新课标Ⅰ卷语文试题答案解析(网传版)

24-06-08

2024江西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网传版)

24-06-08

2024安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网传版)

24-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