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地区:
山东
8227人关注
行政主管部门:
山东省
本科综合类公办

院系设置

  

文学院

文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50人,任课教师44人,教授6人、副教授22人,博士、在读博士15人,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2人。40年来,共为社会培养6000多位优秀人才,目前,本、专科在校生1194人。

学院坚守“学生为本、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教学、科研成绩突出。现设有汉语言文学(校品牌专业)、汉语国际教育、网络与新媒体3个本科专业和语文教育(省级特色专业)、文秘2个专科专业。拥有2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4门省级精品课程、十数门校级精品优质课程,承担国家、省部级和院级教学、科研课题30多项,出版教材10余种,出版专著20多部,每年发表数十篇高质量学术论文,荣获校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校级教学名师2位,多人获省级教学、科研奖励,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团队为学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积极参与地方文化研究项目,服务地方。经常邀请国内知名学者、特聘教授、作家来校开展学术活动。

学院重视实践,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建有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专业资料室、实习基地;学生社团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定期组织话剧演出、作品剧编演、DV作品编制、文艺沙龙、诗文朗诵等活动,《宇宙风》文学社定期编印刊物。

人才培养质量高,学生素质能力强,就业面宽。学生承担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3项,在全国文学作品、英语、创业各类大赛中屡获奖励,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就业质量高,在公务员、事业编、研究生等各类招考中优势明显。承担培养美国、韩国、尼泊尔等国家的留学生、交换生10余批次,成绩显著;20余人次参与国际友好学校的留学生、交换生、实习生项目和国家汉办招考志愿者(已有2人留泰)项目,获得普遍认可和赞誉。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现设有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和行政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教学和科研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任课教师2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1人、讲师8人、助教3人;博士8人、硕士14人。省级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校级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2人。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出版著作和教材60余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级课题和省级科研课题和项目20余项,获省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励20余项,拥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校级骨干带头学科1个、校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

学生考研就业工作成绩显著。学生考研平均录取率保持在30%左右,其中近半数学生考取“985”、“211”高校。学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85%左右,近4成学生考取公务员、选调生和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就业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三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3000多名合格的毕业生。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以及中小学教育的骨干力量和商界英豪。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现设有英语、日语2个本科专业和英语教育、旅游英语、商务英语3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200余人。学院现有教职工54人,44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9人,博士1人,硕士40人(其中在读博士4人),常年聘用外籍教师4-6人。近年来,教师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译著等7部,主编教材4部,取得各级科研项目22项,获厅级科研奖励9项,师生获得各级各类教学和学科竞赛奖项70余项。学院十分重视国际化教学,教师中具有海外经历者15人,学生90余人次拥有境外学习、交流和工作经历,开展了海外“专升本、升硕”、“本升硕、升博”项目。学院是中国教育语言学会理事单位、山东省国外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单位。

学院注重实验室和图书资料的建设。目前拥有总价值248.16万元的教学科研设备,建有6个语言实验室和1个同声传译实验室,所有教室均配有多媒体,拥有供外语教学专用的图书资料室。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现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学、金融工程3个本科专业和数学教育1个专科专业,已构建形成“基于数学,面向应用”的专业群,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为学校首批建设的两个品牌专业之一,“数学教育”专业是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

学院现有教师4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5人,博士5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3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山东省优秀教师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枣庄市优秀教师、突出贡献专家、拔尖人才3人,“数学方法论”教学团队是学校第一个省级教学团队。

学院一直秉承以教学为中心,重视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鼓励高学历的年轻教师开设双语课程。承担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和校级强化建设学科“应用数学”的建设任务,获得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课程建设获批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优质课程4门,双语课程2门。现有资料室1个,藏有数学类、统计学、金融工程类类适用图书近2万册,中外学术期刊70多种。除学校公用的计算机实验室外,拥有统计学实验室、移动云计算实验室、金融工程实验室3个专业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12个。

学院现有在校生近900人,人才培养工作始终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目标,贯彻“重视基础数学、强化应用数学、突出教育数学”的指导原则,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近几年有近100名同学考入中科院、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院校深造。为锻炼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在历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均取得了突出成绩,15人获得全国二等奖、近百人次获得山东省赛区奖,在全国和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山东省师范类从业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多人获得一、二、三等奖。数学与统计学院自成立以来,共为社会培养了近5000名数学专业毕业生,毕业生中考取硕士研究生600多人、博士研究生近百人、博士后5人。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光电工程学院

光电工程学院现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理学、通信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和物理教育、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三个专科专业,在校生共852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4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博士9人,在读博士3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21人,双师型14人。拥有实验仪器设备4100多套(件),总值2000余万元,实验室总面积3400平方米;建有电工学、电子技术、通信与高频、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EDA-DSP、单片机、传感器、光电信息技术、新能源实训中心等教学实验室,以及微纳技术、光纤激光技术、纳米技术等研发实验室。设有通信教研室、光电教研室、物理教研室、应用电子教研室、电子信息教研室、创新创业教研室等六个教研室。现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2项,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校级科研团队2个。近年来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100余篇,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省级科研及教改课题7项、市级科研立项课题33项;获得省级三等奖5项;市级一等奖1项,市级二等奖12项。

近年来学院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在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机电竞赛、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比赛、物理科技创新比赛、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佳绩。2016年,获得国家级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

机电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4个本科专业和机电一体化技术1个专科专业,在校生1126人。现有教职工53人,专任教师38人,专任教师中,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教授4人,副教授6人;博士8人,在读博士4人;硕士23人。双师型8人。

学院拥有枣庄市智能制造与机器视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枣庄市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促进中心等科研机构,机械工程学科为学校重点培育学科,工业现场过程控制实验室为学校重点实验室;拥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优质课程1门,山东省特色专业一个,院级特色品牌专业1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山东省省级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目前承担山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1项,承担山东省及校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35项。学院高度重视实验与实践教学,拥有省内一流的机电工程实验中心和工程训练中心。机电工程实验中心下设机械原理实验室、机械设计实验室、CAD实验室、机械创新实验室、金属工艺实验室、工业设计实验室、模型设计制作实验室、费斯托木工加工实验室、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室、电机实验室、单片机实验、PLC实验室、机电一体化仿真实验室、机器视觉实验室、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柔性制造实验室、工业现场过程控制实验室、电子竞赛实验室等18个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可承担焊接、钳工、普车加工、数字加工、加工中心、3D打印等教学任务,并拥有按照工业4.0标准建设的智能加工车间。目前,实验设备总值近3000万元,总面积约7000 平方米,办学条件优良。

近几年学院教师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35项。其中973课题1项,省级以上课题4项;出版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国内重要学术刊物49篇,被SCI、EI收录20余篇。获得省级科技奖励9项,取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学院积极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枣庄资源枯竭城市的有机转型研究,充分发挥人才、学科优势,在中小机床、化工安全、信息共享、两化融合、项目咨询、标准化技术以及新产品开发设计等服务地方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建有专业实践教学基地15个。

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近5000余名品学兼优的毕业生,有近500名专科毕业生直接考入本科院校;有400余人考取了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考研率均在30%以上。在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等比赛中获得国家一等奖5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5项;山东省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7项。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学院连续两年被评为学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荣获2014年、2015年大学生科技竞赛优秀组织单位,荣获五一劳动奖状、学生管理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企校共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现有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和矿物加工工程4个本科专业及应用化工技术和化工安全技术2个专科专业。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首批“中美双百计划试点专业”;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为“山东省校企共建专业”;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山东省特色专业”。近两年,学院在专业建设方面获得“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立项建设”等项目资助,专业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学院拥有一支高学历、高素质、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56人,其中专职教师41人。专职教师中,教授6人,副教授12人;博士24人,硕士16人。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枣庄市有突出成绩的中青年专家4人,学校十大教学名师2人。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建筑面积12000 m2,建有功能齐全的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仿真实验室、分析测试室和创新实验室;拥有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场发射电镜等大型精密仪器,仪器设备总值2500余万元。中心实行全面开放,为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学院科研工作成绩突出。建有“山东省鲁南煤化工工程技术研究院”、“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山东省危险化学品事故防范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近年来,教师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或EI收录论文有15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批国家和省级课题20余项。

学院形成了良好的院风、教风和学风,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获批国家级和校级大学生SRT项目82项;获省级及以上各项学科竞赛奖励200余人次;获得高级化验员、会计从业资格等国家资格证书400余人次;考研录取率平均在40%以上,就业率在96%以上。

生命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设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制药工程5个本科专业,跨理工两大学科门类,2016年被列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其中生物技术专业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制药工程专业被列入山东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2017年生物科学、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按生物科学类招生,实行“大类招生,二次选择,分类培养,分流教育”。

建院30多年来,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生命科学专业人才,毕业生中每年都有100多人考取研究生。近几年,生科院的考研上线率一直在80%以上,读研的学生已遍布“985、211工程”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农业科学院、水产科学院等研究机构。

学院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16人,讲师19人,具有硕士学位的研究生32人,博士17人,在读博士2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学院有专用的多媒体教学场所和一万两千平方的生命科学实验楼,实验室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800元以上仪器设备3769台(件),总价值2745万元,并有校内生物园地和人工气候室、药用植物园。

学院人才培养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按照“平台+模块”、“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培养经济建设、科学研究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专业培养标准,培养知识扎实、能力过硬的专业人才;按照专业方向特色,制定特长培养要求,传授专长技能。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教育,更注重基本技能、实用技术的培养。在学生低年级时开展学年论文撰写活动,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科技创新意识;高年级分专业方向培养,按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要求开设应用技术课程;毕业年实施分流教育,按工作就业和深造学业两个出口需要分别进行综合提升训练。

搭建学生发展平台,既向社会输送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又为更高层次的教育输送研究生精英人才。

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

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设有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旅游管理、酒店管理4个本科专业和旅游管理、地理教育2个专科专业。拥有一支主要由中青年教师组成的高学历、高素质、充满朝气与活力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3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8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8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8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人。学院重视实践教学,分别设有地图与遥感、测绘、地质地貌、天文观测、气象观测、模拟客房、旅行社实训室、导游3D模拟实训室、酒吧与茶艺实训室等实验室,面积近2300平米。并在北京、南京、秦皇岛、济南等地建立了多个校外综合实习基地,提高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院秉承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办学理念,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强化育人作用,围绕社会需求,加强专业建设,突出特色,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大胆改革课程设置,保证了育人质量,教育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学院多次在枣庄市旅游大赛中获奖,多名学生多次在全国GIS技能大赛及全省大学生测量技能比赛、环境类大学生技能大赛、地理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连续多年本科毕业生考研率在全校名列前茅,每年有40%左右的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其中,考取211、985院校和中科院所的占到25%以上。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绩显著,就业率多年来一直居全校前列,多次获学校嘉奖。团学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管理卓有成效,2009年学院党总支被评为“全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学院党总支被山东省高工委评为“山东高校科教兴鲁先锋基层党组织”,2014年、2016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服务团队”。

城市与建筑工程学院

城市与建筑工程学院现有土木工程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房地产检测与估价两个专科专业,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入选教育部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在校生656人。学院已形成一支作风踏实、治学严谨、富有朝气、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3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9人,博士、在读博士8人,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双师型教师9人,聘有台湾勤益科技大学教授宋文沛等4名特聘教授。

教学硬件设施配套完善,建有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内设创新创业实验室、CAD制图实验室、力学实验室、绿色建筑材料实验室、水环境生态实验室、水质工程实验室、泵站、消防体验室、污水处理厂等26个分室,拥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结构力学组合实验装置等大型设备,仪器设备总值达1190余万元,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范,目前已与枣建集团、天津天科集团、济南浩华地产、上海锦瑞、枣庄市政工程股份公司、枣庄市污水处理厂、枣庄市质检站等9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外实践实训实习基地。近几年,学院教师承担省市校级科研课题17项,其中省级以上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被SCI、EI收录20余篇;取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

学院坚持育人以德为先、能力为重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课程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确保育人质量。近年来,学生在全国“挑战杯”获得银奖,并有多名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得奖励,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思想教育成果显著,团学活动丰富多彩,党总支被授予 “山东高校科教兴鲁先锋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团队被评为“省级优秀服务团队”。

体育学院

体育学院现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体育教育、舞蹈表演(体育舞蹈方向、健美操方向)三个本科专业。现有45名教职工,在校学生500余人,专任教师3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9人、在读博士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21人,已建立一支职称、学历、专业、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和层次分明、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科研队伍。

学院教学、训练、实验、图书等硬件设施齐全。室外体育场地63210平方米,生均4.73平方米,室内场地6950平方米,生均0.52平方米。拥有教学楼一座、综合性体育馆一座、体操馆1384平方米、舞蹈馆344平方米,体育训练馆一座,另有标准田径场两块53625平方米、乒乓球场1178平方米、室外篮球场17块、排球场4块、羽毛球场16块、乒乓球场12块、网球场2块、体质测试中心一个、解剖、生理实验室各一个、人体解剖模型和运动生理仪器200多种、与体育相关的专业书籍4万多册,中外期刊60多种;此外,建有4所省级规范化学校作为教学实习基地和1所专业实习基地(枣庄市体育运动中心)。设有院级运动解剖、运动生理、体育保健实验室、学生体质测试中心,院级专业图书资料室、教研活动室。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学院确立了“服务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为中心,以专业、课程建设为中心环节,以课堂教学和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教学带科研,以教研促教学,不断完善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在教学管理、教学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进行了多次较大规模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建立了科学的教学实践体系。经过多年的努力,学院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和提高。

音乐与舞蹈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设有声乐、钢琴、器乐、舞蹈、理论、艺术创作与实践、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7个教研室和鲁南音乐研究所、青年爱乐乐团(下设交响乐团、民族乐团、合唱团、舞蹈团等十大乐团)两大科研与艺术实践团队。现有教职工51人,高级职称13人,俄籍钢琴外教1人,外聘教师3人,并聘请了张飞龙、杨和平、于红梅、孙凰、李秀英、陈彧等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为特聘、客座教授。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636人。

学院现拥有一座高规格的现代化音乐教学大楼,面积达6468平方米,包括:高标准音乐厅,多功能音乐欣赏厅,多媒体教室,网络钢琴集体授课教室,舞蹈排练厅4个,中、西乐团排练厅2个,标准琴房106间,立式钢琴、三角钢琴143架。近年来,学院教师在国内音乐核心及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获得省市级奖励30余项;师生在各级各类专业赛事中累计荣获团体、个人奖200余项。

在学校“服务地方,特色发展”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要求,学院提出并构建了“三二一”的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即立足“三个课堂”(即常规教学的第一课堂,艺术实践的第二课堂,服务地方的第三课堂),打造两个平台(舞台、讲台),成就一个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在教育教学建设、艺术实践探索、参与艺术赛事、服务地方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5年6月,参加了首届全国大学生合唱比赛,喜获铜奖,成为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2015年9月,承办全国第三届智力运动会开幕式的策划、编导和节目演出工作,赢得了中央、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好评,向社会充分展示了我院的办学实力和水平。2015年10月,在山东省教育厅主办的第六届全省高校音乐舞蹈专业师生基本功技能比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在全省60所参赛高校中位居第4名)。为社会培养了大量训练有素、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不少毕业生已成为教育界和演艺界的艺术精英和知名人士。

经济与管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现设有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主办会计方向)、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网络商务与物流外包方向)等4个本科专业(含方向)和会计、市场营销2个专科专业,其中财务管理为特色专业。设有财务、会计、管理、营销等4个教研室,拥有校级智库:枣庄管子经济思想研究院,院级研究机构:中小企业发展研究所。拥有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和ERP实验室各1座,资料室1座。现有教师57人,专任教师4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讲师20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6人、硕士学位的53人,院级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2人、教学名师1人、师德标兵1人、“学生心目中十大优秀教师”2人。现有教学班级44个,在校本专科生2000余人。

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把教学作为工作重心,坚持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首位,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专业建设为依托,以教学改革为突破,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坚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重点,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依据管理学科特点,着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强与地方大中型企业和财政金融部门的联系,加大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步伐,先后与中国建设银行枣庄分行、北京四季沐歌太阳能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枣庄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山东万事兴有限公司等单位和企业确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为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奠定了基础,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和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高,毕业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坚持科研为教学支撑的理念,形成了较为浓厚的科学研究氛围,成立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在教学改革方面,承担教改课题10余项,获得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拥有精品课程2门、优质课程4门。在科研方面,近几年来承担山东省软科学基金课题1项、山东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7项、山东省统计局重点科研项目4项、枣庄市社科联和软科学课题5项、院级社科基金课题20余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其中近100余篇发表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中国软科学》、《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管理》、《财会月刊》、《涉外税务》等核心期刊,3篇ISTP检索,出版著作3部。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2项、山东省软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山东省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2项、枣庄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余项、枣庄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20余项。

为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学院坚持党建带团建,努力加强组织建设,狠抓学生教育管理,大力开展团学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近年来,先后获得“山东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枣庄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枣庄学院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枣庄市‘五四’红旗团总支”、“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和比赛中屡获佳绩,并有多名学生在省级、国家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

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现设有学前教育、心理学、小学教育三个本科专业和现代教育技术、学前教育两个专科专业,教育学科体系完整,各专业之间相互渗透、理论与技术彼此支撑,充分凸显了大教育背景下文理兼备、学科交叉、注重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院特色。

学院现有教职工3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博士4人,硕士24人。他们当中有全国优秀教师、富民兴鲁先进个人、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先进个人、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获得者、市级学科带头人等。学院整合优势教学力量,组建了“教师教育系列课程”优秀教学团队;以学前教育专业为核心构建了“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教育学》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另设有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已经成为学院服务地方、校际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和亮点。

2015年,新建的教师教育教学实验大楼正式投入使用,以原有的8个专业实验室(中心)为基础,配套舞蹈房、钢琴琴房、蒙台梭利教育实验室、幼儿行为观察室、心理治疗与团辅实验室、教师教育录播实验室等30余个实验室,充分满足了师范类专业的教育实验、实训需求。

自升本以来,学院非常重视科研工作,成果丰富。近年来,学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全国教育规划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3项,北师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重点项目1项,枣庄学院博士科研基金2项,省级课题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0余项,学院教师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0余篇,SCI论文10余篇。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外包方向)、网络工程(物联网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开发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测试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Java大数据方向)、网络工程(移动互联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云计算方向)、网络工程(移动通信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虚拟现实方向)等本科专业及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等专科专业;下设一个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六个教研室、一个资料室和一个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学校优势专业,网络工程为学校特色专业;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一类实验室;连续两次被认定为山东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目前,全院在校学生2005人。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5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2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人、在读博士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40人。拥有省级学术骨干和市级学科带头人各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计算机应用教学团队是校级优秀教学团队。

学院一直坚持“厚基础、重能力、强实践、重应用”的办学理念,实施“树式”和“模块化”教学,秉承“兼爱、尚贤、博物、戴行”的校训,培养德才兼备和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拥有现代化的教学和实验环境。有多媒体专用教室11个;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是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山东省高等学校一类实验室,中心包括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云平台、计算机基础、网络协议、网络安全、计算机组成原理、嵌入式、网络综合布线、物联网和学生创新创业等26个实验室,总面积5000余平方米,固定资产4500余万元。学院资料室藏有万余册专业图书和400余张教学软件光盘,可较好满足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的需要。

学院注重教研及科研工作。近几年,学院教师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80余篇;撰写专著20余部;承担省部级项目17项、市级项目13项,获得省、市级科研奖励20余项;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13门,校级优质课程8门,校级双语课程3门。

同时,学院特别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近年来,在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中成绩斐然,共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150余项,其中获MCM国际一、二等奖各1项,国家一、二、三等奖23项、山东省一等奖13项;近三年,大批毕业生考取了硕士研究生,其中有多位同学考取北大、清华、中国科学院等985或211名校和科研院所。毕业生整体素质高,大部分同学就业于软件开发与测试、硬件设计与开发等行业的大型企业,部分就业于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国内外知名的IT企业,还有部分同学考取公务员、事业编制,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3%以上。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积极开展关键环节教学模式改革,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了鲜明的学科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逐年提升。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现有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4个本科专业和美术教育1个专科专业。目前共有教职工52人,其中专任教师40人,教授2人,副教授9人,讲师24人,外聘教授4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33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人, 在读博士研究生1人,1人获“枣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人受聘聊城大学美术教育专业兼职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人。吴中昊为中国知名平面设计师,知名策展人,中国文化部文化创意创业人才,2015文化部全国创意创业人才扶持计划"中国优秀青年设计师",ICOGRADA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会员,美国平面设计师协会AIGA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委员会委员,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设计年鉴》编委,《APD亚太设计年鉴》特邀编委,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百位杰出青年设计师,中国设计事业先锋人物奖,ICOGRADA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成立50周年英国设计展唯一邀请华人设计师,曾荣获美国《Graphic》国际设计年鉴/铂金全场大奖(最高荣誉2015),德国莱比锡国际海报节全场大奖 (2012)等各类国际奖项200余项,指导学生屡获国际比赛奖项,经常受邀担任国际海报节等重大赛事评委。校级精品课程1门、天光画室8个、多媒体教室17个、艺术设计综合实验室2个、摄影实验室1个、范画临摹实验室1个、陶艺工作坊1处、拥有图书资料室、美术展厅、教师画室等设施,教育实习基地、写生教学基地9处。
近年来在创作和科研方面取得成果180余项,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和画集20余部,获得省级、校级科研立项8项,专利成果4项,师生参加国内外各类专业竞赛获奖500余项。在由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十届全国美展上有两位教师的作品同时入选并获优秀奖(2004年),在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上一位教师3件作品同时入选(2009年),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上2位教师作品入选,其中1位教师的作品获铜奖(2014年)。2016年8月,50余幅师生国际获奖海报作品代表学校应邀参加“第六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并获“优秀展示单位”奖励。

学院坚持对外开放、走国际化办学之路,分期分批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交流互访,并与韩国平泽大学、日本佐贺大学、日本三育大学合作,互派留学生,互认学分,开辟了国际化合作办学的广阔天地。
建院20余年来,为社会培养艺术人才2000余人,目前在校生989人。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于2014年将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的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和传媒学院的动画共计5个专业联合在一起设立“文化与艺术创意”专业平台试验区,实行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段培养。学生入学后,前1.5年按照“通识教育+学科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个人品德修养;第三学期末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和志愿选择一个专业进行专业分流,后2.5年以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为导向,按照“专业教育+应用技术能力”模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应用能力和生活生存能力。

传媒学院

传媒学院是为积极应对新时期文化产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和新兴媒体的迅猛发展,在整合优化校内外优质资源和师资力量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全新模式、特色发展的应用型学院。现有广播电视编导、动画两个本科专业。

秉持“以育人为根本,以创新为核心,以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理念,全力培养打造适应宣传思想战线和文化产业领域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现有教职工35人,专任教师29人。教师的学历层次较高,年龄结构合理,研究方向分布在摄影、摄像、非线性编辑、播音与主持、动画技法、动画设计、电视节目制作、专题片创作、数字动画制作技术、影视导演、影视编剧等多个研究领域。常年聘请外国专家、国内有关企业、行业资深学者给学生上课、做学术报告。

学院教学设施齐全,拥有功能完善的网络非编实验室、蒙纳克虚拟演播室、多讯道录制实验室、wacom数字绘画实验室、临摹拷贝实验室、定格动画实验室、二维线拍实验室。另外,学院拥有“漫博通国际动画制作(北京)实习基地”、“山东齐鲁动漫实习基地”、“枣庄电视台”等实习基地。

学院还与两大著名企业:凤凰卫视·凤凰教育和时光坐标影视传媒(均为上市公司)签约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培训协议,致力于打造鲁南乃至全省数字媒体人才培养中心。致力于建设高水平应用型专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毕业生创新创业风生水起,媒苑作坊、视点传媒两个公司已经注册运营。

初等教育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创建于2012年8月,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和现代办学理念的二级学院。其前身是成立于1949 年、在鲁南享有盛誉的枣庄师范学校,该校积有数十年培养幼师人才的宝贵经验。

初等教育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较高、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基本合理、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43人,其中专任教师33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人,中级职称教师15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21人。

学院目前拥有教学固定资产近千万元,建有钢琴房、数码钢琴房、音乐教室、舞蹈房、计算机房、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教育教学场所,教育教学和管理基本实现了计算机控制。教学仪器设备配置合理,数量充足,能够满足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需求。